图4 电喷雾组件
两者分别被鼓入洗涤室中相互作用,通过粒度分析仪(TSI 3340)检测颗粒粒度大小、颗粒电荷以及颗粒凝结等物理特性,分析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实验测试表明,在带电液滴和颗粒不带电荷的情况下,颗粒清除系数非常小,但用与带电液滴极性相反的颗粒所得的实验清除系数高于不带电颗粒测试的清除系数,且远高于对于亚微米颗粒的常规湿式洗涤器的清除系数。因此,在喷雾液滴和颗粒均荷电的情况下,库仑静电相互作用是亚微米颗粒物团聚及捕获清除的主要机制。
3 声场联合其他方法团聚
3.1 “声场+润湿剂”团聚技术
颜金培等研究了声波团聚室中润湿剂液滴与细颗粒碰撞团聚脱除特性,提出了一种“声场+润湿剂”促进细颗粒捕集的新方法,实验发现细颗粒脱除效率随声压级的增大而提高,在低声压级条件下,添加润湿剂可有效提高细颗粒脱除效率,声压级在130dB时,添加SDS溶液液滴后细颗粒脱除效率比声场单独作用时的脱除效率提高了25%。
张光学等以燃煤烟气为对象,实验分析了喷雾提高声波团聚效率的机理以及对声波团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喷雾作用下,颗粒之间形成比范德华力更强的液桥力,增大了有效碰撞系数,声波团聚效率提高了25%~40%,且如果使用SDS溶液或TX100溶液代替纯水,则燃煤飞灰的附聚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5%~20%。
3.2 “声场+电场”团聚技术
Chen等针对传统静电除尘器中颗粒物荷电不足,收集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声场+电场”同时作用于颗粒物的团聚实验系统,实验表明,声波不改变负电晕的V-I特性曲线,但可以改变微粒的轨迹,引起颗粒物夹带,导致碰撞增强,提高除尘效率,同时对于给定的放电电压,存在最佳频率和声压级(SPL),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声波对颗粒物的去除效果降低。Luo等在“声场+电场”实验系统中引入喷雾,如图5所示,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其对颗粒物团聚的影响,发现在声场和电场为最佳设置条件下,增强喷雾液滴,细颗粒物的穿透效率(penetration efficiency)可以降低到10%,当喷雾为质量分数0.3%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时,渗透效率进一步降低,颗粒物团聚明显加强。
图5 实验设置示意图
3.3 “声场+蒸汽相变”团聚技术
Yan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声场+蒸汽相变”联合效应以高效率去除细颗粒的新型预处理方法,并实验研究了相关参数对微粒团聚变大和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声波和蒸汽冷凝的综合效应,在声压级(SPL)为150 dB,过饱和度(S)为1.2的条件下,团聚效果显著改善,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从10%~23%提高到53%~80%。
同时,颜金培等又结合WFGD烟气的特性,将声波与相变耦合方法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细颗粒的脱除效率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最高分级脱除效率达到80%以上。因此,声波和蒸汽相变在细颗粒长大过程中相互促进,能强化细颗粒的长大效果,提高团聚效率。
3.4 “声场+湍流射流”团聚技术
声场与湍流射流耦合能促进燃煤飞灰中的可吸入颗粒有效地团聚增大。孙德帅将“声场+湍流射流”同时引入可吸入颗粒团聚室,通过声场与射流合理配置,系统研究声场与射流耦合作用对可吸入颗粒团聚清除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细颗粒物的中值粒径随着声压级(SPL)的增大而增大;在声波频率为1416Hz时,颗粒物的清除效率达到最大值;耦合团聚过程中,增大射流与主气流气速比能够提高颗粒清除效率,且射流垂直入射,颗粒清除效率最高。
4 分析与讨论
电场联合其他单一团聚的复合团聚技术可以显著地增强细微颗粒物的团聚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去除细微颗粒物的团聚方法。其中“荷电+湍流”联合的双极静电湍流团聚技术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在数值模拟、实验验证和实际工程应用中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电场+离子体”技术能够在外加交变电场的条件下,通过离子体与细微颗粒物之间产生有效碰撞,实现颗粒物的团聚长大脱除,是PM2.5团聚技术研究的热点,但这种联合存在除尘极板容易积灰、能耗和一次环保投资较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荷电+液体”的联合不能只局限于水雾,需探索更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化学团聚剂,提高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包括化学团聚剂的回收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声场联合其他单一团聚的复合团聚技术对细颗粒物凝并脱除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对这种联合技术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讨论,团聚机理、最佳参数以及实验模型也都得到了有效的研究与建立。
但这类复合团聚技术的研究均来自于实验室范围的实验验证,缺少相应的数值模拟过程与实际工程的应用,同时声场中气体与细颗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且高声压级的声波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容易引起噪声污染。
相对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以及实现过饱和蒸汽环境过程中的高能耗是制约“声场+蒸汽相变”联合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工业化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声场+电场”的协同实现了声场和电场的强强联合,整合了声场成熟的理论基础以及电场稳定高效的优势,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可以放在低能耗、噪声污染小、稳定声源的开发上,另外利用添加喷雾和高速摄影系统方法,也将在联合方法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5 结论
细微颗粒物PM2.5复合团聚技术的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各国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对于团聚现象的成因机制、经济性等相关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不同团聚技术的优势互补效果明显,有利于细微颗粒物的团聚脱除,多种团聚方法的结合将会成为未来细颗粒物PM2.5团聚技术的重点发展趋势之一。深入研究细微颗粒物的团聚机理,创新相关设备的结构与布局,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判断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实际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