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重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情况下,中国用坚实的低碳发展步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心针。
中国国家发改委19日宣布,经中国国务院同意,该机构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这标志着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
为什么要建立碳市场?
——低成本兑现减排承诺
碳排放市场用来做什么?国家发改委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而中国之所以启动这一工具,源于艰巨的减排任务。
2015年6月,在各方围绕着《巴黎协定》冲刺的关键时刻,中国披露了自己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有力的推动了协定的达成。
中国当年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文件描述了本国2030年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对于中国减排力度的升级,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在哥本哈根(2009年),中国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时单位GDP二氧化碳降低40%到45%。该目标的实现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要兑现2030年目标,意味着每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的速度需要更快,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大努力。
何建坤测算说,根据粗略测算,仅仅是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到2030年的资金需求就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如果加上节能、森林碳汇等其他措施,总的资金需求大概在40万亿左右。
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也是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解释说,中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产业比重高,应对气候变化任务十分艰巨,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市场的手段,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履行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以及实现国内约束性的碳减排目标。
中新社发引炜摄
碳交易为什么从电力行业开始?
——基础好、排放多
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方案中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并没有让碳交易市场覆盖全行业,而是从电力行业开始,将碳市场逐步推开。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国家发改委在首批开展历史数据核查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等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行业中,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发电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产品单一,主要是热、电两类,排放数据计量设施完备,数据管理规范且易于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二是行业排放量较大,首批纳入企业约1700余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欧盟碳市场年均排放量约20亿吨),具有较强示范意义。
三是管理制度相对健全,行业以大型企业为主,易于管理。
四是从国际经验看,火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张希良指出,选择电力行业率先启动全国碳市场,是把电力行业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多个重点排放行业未来将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未来将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
他强调,上述行业中,年能耗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大约有7000家。估计这些企业的总排放量占到工业部门碳排放的75%以上,管住了这7000家左右的企业,就管住了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大头,同时政府的管理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中新社发王培珂摄
碳排放权总量如何设定?
——吸取欧盟教训按偏紧设定
从无限制的排放到可以用来交易,碳排放权要获得“价格”,前提就是对其进行总量控制,从而形成稀缺性。
如何设定总量?张希良指出,交易体系的总量设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一方面,不仅要考虑碳市场覆盖范围的特征,也需要把握不同年份国家碳减排目标和对碳排放交易体系贡献的期望值,还需要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和交易体系覆盖行业的成长情况进行一定预判;另一方面,产业和企业的承受力和竞争力也要纳入到考量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碳市场此前以失败告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总量设定过松,导致碳价奇低,市场名存实亡,因此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碳市场的总量设定将处于相对偏紧状态。
如果说总量直接决定了碳排放配额的稀缺程度,配额分配则决定了交易主体的市场行为。如果其排放高于所分配配额,则需要购入配额,排放低于所分配配额,就可以在市场上售出配额获益。
从配额分配上来看,张希良介绍说,常见的配额分配方法有两种,有偿分配法—以配额拍卖为代表,和免费分配法。
拍卖法的优点是简单,配额配置效率高,缺点是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
他指出,为了让碳市场更易于为有关企业的接受,我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要以免费分配为主。
张希良表示,经过七个地方碳交易试点3年多的实践,中国发展出了两种符合国情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一种是基于当年实际产量的行业基准法,另一种是企业历史强度下降法。这两种方法应该成为中国国家碳市场主要的配额分配方法。
中新社发李爱民摄
碳排放交易如何保障?
——各地各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要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市场,需要对相应的市场要素进行匹配。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介绍说,碳市场的主要要素是交易主体、交易产品、配额分配、排放量核算、交易平台、市场监管。
如果说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确定了市场的主轴,而市场要建立,还需要很多细节上的工作和协调。
首先是政策层面的协调,王志轩介绍说,虽然碳市场顶层设计中对相关部门及交易主体在碳市场建设中的责任做了明确分工,但是这些政策工具涉及到政府各个部门,各种政策工具之间可能会产生重复管控,因此未来还需要统筹考虑碳交易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形成合力。
其次是各地的参与。国家发改委透露,在对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运维任务进行公开征集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确定由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牵头承建两个系统,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江苏、福建和深圳市共同参与系统建设和运营。
湖北:承建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
湖北省副省长童道驰表示,按照要求,湖北将将承担注册登记系统(相当于后台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湖北将按照要求,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特别是注册登记系统工作。
童道驰介绍说,过去几年,湖北通过碳市场建设的试点,确实减少了碳排放,省内控排企业碳排放比过去三年分别下降了3.14%、6.05%、2.59%,完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这个市场试点是有效的,完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另外在碳金融的创新方面,因为碳排放包括交易、托管、结算等等业务,湖北也做了一些工作。
上海:承担交易系统建设运维任务
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介绍说,上海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市场有13个之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金融基础设施和要素最聚集的地区之一。在组织高效交易、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人才还是比较集聚。所以,在建设交易系统过程当中,我们将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依托现有的碳交易基础和管理机构,吸纳相关金融机构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熟悉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专业团队,将交易系统设计好、建设好、运行好,并全力以赴做好资金、场地、资源和技术的保障。
交易所:提供交易设施保障信息服务
北京环交所表示,作为中国碳市场重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该机构开展碳交易市场的创新探索:在区域市场建设方面,北交所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区交易;在交易系统方面,北交所率先实现了云平台升级;在金融产品方面,北交所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
该机构表示,在未来碳市场建设中,交易所主要承担市场培育和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提供安全、稳定、良好的交易基础设施,交易所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包括电子交易平台、协议转让模板、融资工具等内容在内的一系列交易基础设施,确保交易参与者有序、安全的开展碳交易;
二是提供及时、透明、完善的信息服务。为确保信息透明,交易所需按照相关要求定期发布与交易相关的信息,此外还会发布年报、专项研究报告等供市场参与者参考;
三是提供坚实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活跃。交易所通过产品研发、金融创新等多种途径鼓励市场参与者积极参与交易,进一步完善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拓宽交易参与人风险管理渠道;
四是开展能力建设。面向不同交易参与者及社会公众,广泛开展本地履约培训、非试点地区能力建设、行业和企业定制培训、资格培训及低碳宣传等。同时,交易所还担负着对日常交易活动进行一线监管的职责,对于市场风险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新社发卜向东摄
碳排放交易有哪些经验?
——试点探索+海外经验
试点案例:湖北华新水泥花费三千万买配额
华新水泥是湖北省2014年第一批被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当年这家企业获得了2046万吨的配额,但在年度履约期结算时却发现实际排放配额超出了115.34万吨,据华新水泥气候保护部李英部长介绍:“当年在实际排放配额严重超出的情况下,华新水泥最终花费了三千多万元人民币购买了碳配额,完成了2014年度的履约,这相当于我们企业在华中地区一年的纯收入,损失惨重。”
对于水泥企业来说三千多万可不是一笔小钱,沉重的教训促使华新水泥从第二年开始在碳市场和节能减排方面下足了功夫。他们首先向湖北发改委建议,采取标杆法对水泥行业进行配额分配,最终得到了省发改委采纳。与此同时,华新水泥成立了气候保护部,派专人对自身企业进行碳资产加强管理,并从水泥厂最大的消耗品燃料上做起了文章,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把生活垃圾,城市污染土、工厂废弃物加工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垃圾衍生燃料以替代传统的煤炭。
据介绍,如今,华新集团的十三家水泥工厂全都完成了技术改造,大量使用这种替代燃料,不仅实现了水泥生产成本的下降还实现了碳排放额度盈余,2015年华新水泥不但不再需要购买排放配额,反而通过出售盈余的碳排放额度42.38万吨净收益900多万元。据统计,3年来,全省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已通过节能降碳实现碳市场收益3亿元。
海外的经验: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教训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撰文介绍了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对全国碳市场启动的启示。
RGGI源于2005年美国东北部地区十个州共同签署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从2009年运行至今,RGGI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配额过剩造成的市场价格低迷,活跃度差,且未能实现通过碳交易发现价格和传递价格信号的基本功能。
据介绍,这一问题的产生也体现出美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2005年以前,美国年发电量持续增长,2005年后,由于经济增速减慢,美国的发电量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此外,美国天然气发电对煤电的替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
在2009年,RGGI控排企业实际CO2排放总量就已经比初始配额总量低35.1%,2010至2013年,RGGI控排企业实际CO2排放总量分别比年度初始配额总量低27.7%、36.7%、51.1%和53.7%。配额过剩使碳市场发现价格和传递价格信号的功能基本丧失,通过碳交易政策来刺激减排和低碳投资的初衷落空。
其中,第一履约期配额拍卖总量为5.03亿短吨,但实际只售出3.93亿短吨;由于拍卖量远大于需求量,2010年第三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连续十次的拍卖均以最低规定价格成交。同时,非控排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急剧下降,二级市场交易占比从2009年的85%下滑到2011年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