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BAF污水处理站改造的几点思考-水-国内-环保技术-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环保技术 » 国内 » » 正文

分散式BAF污水处理站改造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刘海玉 | 发布时间:2017-10-19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各位专家,同行下午好,感谢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提供这样交流的平台。从昨天到今天,听了专家教授讲座受益匪浅,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比较边缘化的一个题目。分散式BAF污水处理站改造几点思考。我的分享分五个部分。

 
  首先介绍污水提标改造背景。大背景就不多介绍了,我主要介绍一下济南市的情况,北方其他省会城市情况应该跟济南市差不多。济南市水资源极其缺乏。人均占有量不到全国1/7,降雨季节性极不均衡,这个不详细读了,大家看一下特征属于典型的北方缺水城市。
 
  第二个部分介绍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特点。集中式分散式两种。分散式是集中式并行污水处理方式,是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效补充。截止2015年底,济南市规划范围内现状有政府管理的12座大型污水集中处理厂,合计设计规模为96.5万m3/d,实际处理量为92.2万m3/d;同时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站140余座,设计处理总规模25万m3/d,其中由政府建设管理的有14座,合计设计规模为11.5万m3/d,实际处理量为10.8万m3/d。
 
  政府管理之外的那些由开发商管理。我们做了两个图,一个是数量统计,一个是水量统计,集中式8%数量处理了74.1%水量,分散式92%数量处理了25.9%水量。
  归纳一下这些分散式污水处理有以下特点:数量多,规模小;用地狭小;水质水量变化大;位置位于小区内或者城区主要河道的周边;主体工艺构筑物一般采用地埋式;运营管理不到位。通过实景拍摄图能看到场地非常狭小。
 
  这就造成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调节池停留时间短;这是由于受重力进水管道标高限制,有效水深小,池容利用率低。进水水质水量都不稳定;生活区受作息时间影响而变化,学校受学期影响而变化,水质水量还受到周边配套建筑的影响。运营管理也存在问题。反冲洗不及时,系统各处理单元堵塞严重;反冲洗强度不足或者过强,所有滤池都有滤料严重板结、流失现象。
 
  由于地下潮湿,通风差,又疏于维护管理,导致设备管道锈蚀破损现象严重。与大厂专业团队管理不同,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现场管理人员数量非常少且均为非专业人员,基本是外聘的临时工,说不上是管理,仅停留在合闸闭闸照看一下的层面。
 
  第三个部分介绍一下BAF工艺。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一种固定床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特点是集曝气,生物氧化,生物絮凝,过滤,反冲洗等功能于一体。型式是升流式和降流式。大家对BAF工艺都很了解就不多说了,BAF的优点突出,主要它的是占地小。缺点也比较突出,初期建设的时候很多时候大家只看到了它的优点,没有看到缺点。所以带来很多问题。
 
  第四部分提标改造案例。这是项目地理位置图,这一个项目是2007年建成,规模一万吨。主体工艺水解酸化+两级BAF加高效滤池。污水来源是污水主管截流。跟普通意义上的生活污水不太一样。我们理解的这一种生活污水是小区内的污水。这一种污水主管截流的水,实际上就是城市污水,主体工艺是全地下的。早期污水厂建设时只考核BOD和SS两项指标。但提标改造后现在环保部门考核指标比较多。总氮,氨氮,总磷都在考核范围内。这就增加了改造难度。


 
  从总平面图上可以看到,距离后排的住宅距离非常近。最近距离不到三米。收集近三年水质,做了进水的COD,BOD图,分析了的可生化性,碳源。分析出进水水质不稳定,碳源不足现象突出。出水TN、TP严重超标,其余指标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
  通过进水水质分析看出进水波动非常大,碳源基本呈现不足。
 
  改造分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加强预处理,昨天有几位专家讲到预处理非常重要。水解酸化池将原设计穿孔管布水改为点对点布水,增设点对点布水器及活性填料,这样改造后提高了布水均匀性,增加了污水微生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改进排泥系统加强其沉淀效果,提高SS去除率。
  第二方面是强化生化处理。有效控制曝气。调整曝气管道开孔孔径、布置形式并加强监控,增加曝气均匀性,提高曝气量,调整曝气强度;清理滤池时通过观察滤料、滤头和滤板,发现存在死水区及反冲洗空白区,反冲洗水冲洗不到。
 
  我们在改造设计时改进了反冲洗管道布置,避免死水区及空白区;进水碳源不足时补充碳源,以保证反硝化碳源充足;尾水沿河岸设人工湿地。(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实施)。人工湿地处理效果,湿地对氨氮总磷处理效果比较好,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如氨氮,对CODMn的去除率不高。从毒理学角度分析湿地处理可以提高出水的生物安全性。人工湿地可以补充BAF工艺除磷效果不佳。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运营管理。通过招聘专业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制定操作规程等手段,提高现场人员的专业能力;调节空气阀门、调节风机转数、调节风机总管的压力等使供气均匀,及时监控曝气管道风量的方法提高布气均匀性;用频率,强度,曝气量及时进行反冲洗调整,来合理控制反冲洗;通过进水水质在线监测,根据进水水质情况调节硝化率及相应的有机负荷。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建议。与大型集中式污水厂相比,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场地狭小、建设资金短缺,运营成本低,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改造设计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初衷是处理小区生活污水,但是进水管是从城市管网拦截的,水质水量受收纳区域影响,波动大,稳定性差,部分管道存在雨污合流,含砂量偏高,建设初期省略了沉砂池,格栅相对于大型厂减少一级,这势必导致预处理不充分,进水SS浓度高,含砂量高,影响BAF生化反应效果。
 
  2.各级处理单元停留时间短,过于理想化的进水水质导致各级处理单元反应不充分,在进水水质变差时无法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3.在线监测和水质化验分析不足。仅在总进出水口设置满足环保局要求的在线监测,及有需要时临时委托进出水口水质化验,水质指标均为瞬时值,代表性不强,此外缺少各单元进出水数据,无法准确判断独立单元工艺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全凭经验判断,信服力差强人意。
 
  4.BAF硝化反硝化效果比较好,占地省。通过实际运营管理发现,当进水TN浓度高时,回流比不能小于200%。及时有效的反冲洗是保证BAF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这是我的几个不成熟的建议。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小区管网接入市政管网前。加强预处理工艺单元。加大水解酸化池容设计。设计应考虑外加碳源。加强精细化设计环节。加大MBR系统使用。加强现场维护管理,加强分散式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结合用地现状增加人工湿地处理,提高污水处理与周边景观有效结合,制订适合分散式特点的规范或者标准。
 
  1、制定适合分散式特点的规程、规范或者标准。区分于大厂,分散式应主要考虑回用性,根据其回用用途来确定标准,不能仅简单地要求出水达到高排放标准。
 
  2、加强预处理段工艺单元,通过预处理使BAF进水SS控制在40~50mg/L,《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于60mg/L。
 
  3、加大水解酸化池容设计,分散式处理站水解酸化池的设计比较尴尬,一般停留时间设计在2.5-3h。我们认为水解酸化的时间至少需要6h,大厂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一般是按照6-7h设计的。因此,分散式处理站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时间显得不足,起不到水解酸化的作用,只能起到一定的沉淀效果,但由于水解酸化池设计不同于沉淀池,没有沉泥斗,其泥水分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4、设计应考虑外加碳源。由于来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场地所限调节池停留时间短,前置反硝化常常会出现碳源不足现象。
 
  5、加强精细化设计环节和内容。通过精细化设计提高现场自动化管理水平,进而可以有效实现反冲洗、调节回流比,投加碳源、曝气量等因素的控制,使BAF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确定适宜的回流泵,使回流比便于调节,运行灵活。及时进行反冲洗,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活性,使BAF保持较高的效能。
 
  6、加大MBR系统在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使用。在过去几年,我国的MBR技术产业取得了“井喷”式发展。随着膜技术的成熟和膜的大规模生产,膜的价格降低和使用寿命延长,膜组件的一次性投资及后期运行成本不断降低,MBR在分散式中水回用系统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7、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操作业务培训,招聘培养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维护管理。因曝气生物滤池操作比较复杂,需要根据进出水水质变化进行调整,所以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维护管理。
 
  8、加强分散式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以完整的城市水系统、景观、基础设施和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回用及水量分配一体化。
 
  9、如何更高效利用有限的城市用地,在闹市区将污水处理与周边景观有效结合,值得进一步研究。
 
  感谢各位专家同行们聆听!
 
  更多环保技术,请关注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www.beidouzhiku.cn/)。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