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表扬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资讯前沿-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资讯前沿 » 正文

生态环境部表扬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

  来源: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 发布时间:2023-03-03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表扬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函》,对山东、福建、浙江、湖北、河南、江苏、黑龙江、天津、辽宁、山西等10个省级表现突出集体,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等94个市、县级表现突出集体,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李刚等104名表现突出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山东、福建、浙江已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湖北、黑龙江近三年首次入选省级表现突出集体。
 
  生态环境部连续七年组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以下简称“大练兵活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练兵活动,充分展现了大练兵补短板、强基础、激活力、抓落实的“指挥棒”作用,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2022年大练兵活动围绕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任务,设置16项一级评审指标,24项二级指标,指导各地开展练兵活动,取得新成效。一是组织领导更加有力。32个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均印发大练兵活动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部署全年工作;山东省主要领导对大练兵工作作出批示,全省上下一盘棋,合力推进,提升练兵质效;浙江高度重视推动大练兵活动,并对表现突出的5个集体和20名个人记功嘉奖。二是制度建设更加完善。14个省份建立了区域交叉检查等6项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福建构建“监测+监管+执法”高效联动机制,深度整合业务资源,被我部转发至全国学习借鉴;山西、辽宁、河南等31个省份建立省级执法人才库,4000余名执法骨干获选入库。三是信息化应用更加规范。我部按照“日提醒、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省移动执法系统应用情况并纳入大练兵评审。全国通过系统报送的执法数据完整性、规范性、时效性分别达到99.79%、99.61%、96.12%,应用水平显著改善。江苏进一步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体系,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强化重点行业监管。四是实战化练兵更显实效。黑龙江联合省总工会、省妇联等部门开展竞赛比武活动,带动全员提升执法能力;天津、湖北等24个省份共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参与监督帮扶行动,发现并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约3.5万个。
 
  生态环境部将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继续组织开展大练兵活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
  
关于表扬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2022年我部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以下简称大练兵活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的练兵总体要求,围绕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兵活动,充分发挥大练兵补短板、强基础、激活力、抓落实的“指挥棒”作用,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从大练兵活动评审结果看,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规范化建设、监督帮扶行动、组织案卷评查、查办大案要案、开展专项行动以及推动执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步,大练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一、坚持高位推动,营造全员创优争先新氛围
 
  32个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均印发大练兵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部署全年工作,山东省主要领导、广东省分管领导作出批示;陕西、甘肃等地首次联合总工会等部门印发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激励力度。天津、浙江等7个省份为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记功嘉奖。各地通过各类媒体发布练兵动态2.1万余篇。候选集体和个人网络投票期间平台访问量达240万人次,获得618万余票。各参选集体和个人成绩较2021年整体提高,大练兵导向性作用持续凸显,全国比学赶超氛围更加浓厚。
 
  二、注重强基固本,队伍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32个省份均印发方案开展机构规范化示范建设试点工作,浙江省湖州市发挥全国试点单位作用积极探索,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建工作格局。黑龙江、上海、广西、兵团等地与当地企业、高校合作建立行业执法实训实战基地。山西、新疆细化执法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执法人才分级分类培训选拔体系。内蒙古、江西、河南、云南等14个省级部门建立了区域交叉检查、第三方辅助执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体系。辽宁、吉林、海南、青海明确专案查办范围、细化实施流程,提高重点案件查办质量。福建构建“监测+监管+执法”高效联动机制,破解信息孤岛、碎片执法、浅层协作等问题。
 
  三、突出创新增效,助力重点任务攻坚收获新成果
 
  各地通过升级移动执法系统、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出台轻微违法免罚等制度持续提高执法效能。北京、西藏新建移动执法平台,整合多源执法数据,实现执法全程留痕。河北、江苏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体系,优化执法方式,减少入企检查次数。安徽全年办理220起免罚案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受到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省份联合建立危险废物案件跨省执法工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宁夏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形成多行业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监管清单,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各地选拔精兵强将参加国家各类监督帮扶行动,出动执法人员约4万人次,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约3.5万个,四川对辖区内14个地市开展专题督导以提高帮扶成效。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经研究决定,对2022年大练兵活动中,10个省级表现突出集体,94个市、县级表现突出集体和104名表现突出个人予以表扬。希望各地对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按照地方相关政策给予激励奖励。
 
  10个省级表现突出集体为: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苏省、黑龙江省、天津市、辽宁省、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局)。(见附件1)
 
  23个省(区、市)的94个生态环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获评市、县级表现突出集体,其中:江苏省10个、浙江省10个、福建省10个、山东省10个、安徽省8个、河南省8个、广东省7个、辽宁省6个、湖北省6个、黑龙江省5个、天津市2个、北京市1个、河北省1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1个、吉林省1个、上海市1个、江西省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1个、四川省1个、云南省1个、陕西省1个、宁夏回族自治区1个。(见附件2)
 
  27个省(区、市)及兵团的104名执法人员获评表现突出个人,其中:浙江省10名、山东省10名、江苏省7名、安徽省7名、福建省7名、海南省7名、辽宁省6名、河南省6名、上海市5名、天津市4名、四川省4名、陕西省4名、内蒙古自治区3名、江西省3名、湖北省3名、广西省3名、山西省2名、黑龙江省2名、贵州省2名、湖南省1名、广东省1名、重庆市1名、云南省1名、西藏自治区1名、甘肃省1名、青海省1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名。(见附件3)
 
  请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重视大练兵工作,切实将大练兵作为促进执法队伍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按照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的要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主力军建设。
 
  附件:
 
  1.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各省级生态环境厅(局)评审结果
 

 
  生态环境部
 
  2023年2月27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相关市人民政府。
 
  附件1
 
  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
 
  各省级生态环境厅(局)评审结果

  (按名次先后排名,前10名为表现突出单位)
 
  1.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2.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3.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4.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5.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6.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7.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8.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9.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10.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1.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12.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13.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14.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15.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16.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17.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18.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19.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1.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2.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23.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24.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25.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7.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28.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2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30.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31.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32.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更多环保资讯,请关注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http://www.beidouzhiku.cn/)。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环保管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