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
(一)基本措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倡导并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实施以有机质提升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生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有机培肥工程建设培肥地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建设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区。扩大梯田面积,加强坡耕地堤岸防护,坡面防护,完善农田林网,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稳步推进盐碱化耕地的治理改造,开展污染土壤调查和治理修复研究。发展节水作物,扩大种植面积。科学规范畜禽养殖业,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和沼气工程,推广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水产健康养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农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3.3万公顷(合350万亩),保育基本农田376万公顷(合5640万亩),治理盐碱化耕地2万公顷(合30万亩);2016—2020年,农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3.3万公顷(合500万亩),继续推进基本农田保育,治理盐碱化耕地12万公顷(合180万亩)。
(三)重点工程:
专栏7 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重点工程
01 植保工程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高效防控、绿色植保、统防统治。建设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组建乡村专业机防队或专业化防治合作社,配备大型专业化防控设备。
0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
通过坡改梯、林草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地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优化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03 农田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
在河西绿洲农业区和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新建7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总规模210万亩。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2015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50万亩,2020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500万亩,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强度,节约灌溉用水,提高地表覆盖度,控制农田风蚀和荒漠化,增加土壤含水率和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增强农田稳产性能。
0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通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循环农业示范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05 梯田建设工程
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的主要途径,到2015年,全省9个市(州)的47个梯田建设重点县共计增加梯田面积250万亩。
0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以河西绿洲灌区、沿黄灌区和陇东塬区为重点,实施基本农田整治,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林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与土壤培肥措施,优化基本农田设施,提高耕地质量。2015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9.2万公顷;至2020年,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101.3万公顷。
07 农田高效节水工程
在河西、沿黄及泾渭河流域灌区实施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技术为主要模式,以管灌、微喷、移动滴灌、注水补灌等技术为补充的农田高效节水工程,注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由2015年的1000万亩发展到2020年的1500万亩,实现“年节水15亿方,增效12亿元”的目标,辅助开展节水技术咨询、培训和相关试验研究。
六、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一)基本措施:在全省城市开展绿色住宅区、绿色商业(街、圈)区、绿色工业园(厂)区、绿色公共社区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扩大公共绿地面积,建设园林化城市。加强园林绿化树种培育改良和苗木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将森林、湿地等作为城镇化建设中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绿色校园和森林公园,开展铁路、公路、街道沿线绿化美化,推动绿色城镇化建设。加强城市节能减排监督和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低碳城市,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建设3座国家级园林城市,7座省级园林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25平方米;2020年,国家级园林城市达到5座,省级园林城市达到10座,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三)重点工程:
专栏8 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重点工程
01 新型城镇化试点工程
在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15个县(市)和30个镇(乡),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地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作为主体形态,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02 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工程
在新区北部防风御沙生态屏障建设区建设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控制大田耕种,实施山地育林育草;在中部现代农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区发展农业和经济林果基地,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在中部产业集群生态防护建设区建设产业园区生态防护林网、中轴水系整治、郊野公园、山体绿化美化;在南部商住休闲生态景观建设区开展湿地公园建设、郊野公园建设、城市公园建设、城区路网绿化、生态中轴水系整治和山体绿化美化。形成“一环、二轴、三网、六带、多点”的生态格局。2015年完成人工造林21.9万亩,封山育林20.2万亩,建成湿地公园1处,郊野公园3处,植物园1处,城市公园8处;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33.2万亩,封山育林20.2万亩,建成湿地公园1处,郊野公园3处,植物园1处,城市公园10处,使新区林木覆盖率达45%以上,建成生态防护体系相对完备,生态景观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
03 全省大气污染防治
促进全省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兰州市优良天数达到300天,金昌市、白银市、临夏州优良天数达到311天,其它城市优良天数达到330天。
七、防治水土流失
(一)基本措施:在黄河流域兴修梯田,建设淤地坝,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开展重大水库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在长江流域将治沟与治坡结合,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继续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在内陆河流域,加强对森林、草原的封育保护和改良更新,提高质量,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营造防护林网,实行轮封轮牧。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76万公顷(合1164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将达到27%;到202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6万公顷(合1314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将达到30%。
(三)重点工程:
专栏9 防治水土流失重点工程
01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坡改梯、造林种草、封禁治理、小型水保工程建设和田间道路建设等。
0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
以坡改梯为重点,将梯田与道路、截排水沟、水窖、林草等措施相结合,突出生态清洁和精品示范小流域建设,实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河道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提高治理成效。
03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
开展地质灾害排查详查、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勘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完善1448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建设兰州—陇南国家级、天水—临夏省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对830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居民点实施搬迁避让,对369处险情大型、特大型,且不宜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工程治理;建设省、市、县三级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演练,推进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
04 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工程
通过“塬面径流调控、坡面生态治理、沟道水沙集蓄”,实施径流调控,开展塬区土地整治,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水土资源,有效控制塬面萎缩,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总治理任务7357平方公里。
05 陇东、陇中煤矿损毁区复垦工程
在庆阳市宁县、庆城、正宁、镇原、合水、环县,平凉市华亭、崇信,白银市平川区和兰州市红古区、七里河区,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采煤塌陷、挖损和矸石、粉煤灰等压占土地进行复垦,平整土地,客土覆盖,修缮道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任务量0.3万公顷。
06 资源枯竭城市矿山环境治理
对酒泉玉门、白银、兰州红古、金昌等资源枯竭城市矿山环境实施分期治理。
八、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
(一)基本措施:开展封山(沙)育林、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淤地坝,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河道整治,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设施建设,健全机构,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推动农村能源改造,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转变种植业、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退化草原、湿地治理。开展渭河上游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推进实施祁连山生态补偿。
(二)综合布局:祁连山水源涵养综合治理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区、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区、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区。
(三)重点工程:
专栏10 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重点工程
01 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实施林地保护和建设工程、草地保护和建设工程、湿地保护和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冰川环境保护工程、生态保护支撑工程、科技支撑项目等,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02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水土保持及土地整治、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等措施,加大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严重地区综合治理力度。
03 “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配套工程、生态监测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恢复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两江一水”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目标。
04 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实施水源涵养工程、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扶贫开发工 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综合防护体系,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从根本上缓解渭河源区生态恶化趋势,促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05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保障工程、灌区节水改造、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等,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九、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基本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对重点区域、重点濒危物种进行本底调查,摸清家底,识别威胁。加强白水江、尖山、裕河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建成全省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加强对大熊猫、金丝猴、雪豹、藏野驴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实施甘肃鼹、灰冠鸦雀等狭域分布小物种及特有鱼类的保护。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稳定、恢复和壮大庙台槭种群数量,强化对滥采滥挖红豆杉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加强林业、农业等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稳定保护区规模。
(二)主要任务:到2015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不低于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达到80%,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50%;到202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稳定在全省国土面积的20%左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达到90%,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达到60%。
(三)重点工程:
专栏1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
01 草原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立黑河流域中上游湿地草原生态等7个保护区。
02 渔业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设渔业生态保护区15处。其中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处。
03 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工程
完善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尤其提高生态与资源环境的监测、巡护与科研能力,以适应新形势。
04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工程
对野外生存繁衍困难的物种采取必要的人工拯救措施。建设人工种群保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促进对庙台槭、红豆杉等极小种群植物的保护。
05 生物遗传资源库和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建设工程建设甘南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基地,重点保护、保存和培育优异生物遗传资源。
06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专项工程
开展定点监测,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加强出入境生物物种资源检验检疫能力建设。
十、保护和修复水环境
(一)基本措施:严格限制饮用水水源上游汇水区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环境准入,加大位于城镇水源地范围内工业企业、地下油管的污染治理,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环境基础调查和污染防治;加大制浆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治理力度,提高工业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快黄河干流、泾河、渭河、湟水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进程;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优化水资源调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划定地下水一般超采区、严重超采区、禁采区,开展超采区治理项目与行动,实行水量、水位双控制,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逐步修复被污染的地下水。
(二)重点工程:
专栏12 保护和修复水环境重点工程
0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工程
整治兰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兰州市红古区饮用水水源地、兰州市榆中县饮用水水源地、庆阳市环县饮用水水源地、定西市通渭县饮用水水源地的水环境,实施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至2015年末,县级以上及重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有所缓解,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95%达标。
02 黄河上游防洪治理工程
对黄河干流沿线甘南、临夏、白银、兰州等4个市州15个县区的重点河段进行防洪治理,治理河长260.2km,建设堤防338.6km。
03 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以泾河、渭河、湟水河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沿黄工业企业、兰州市饮水安全和陇东煤化工能源基地的环境风险防控,到2015年,重点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确保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保持Ⅲ类,渭河、泾河水质明显改善。
04 重点矿区地下水治理工程
治理和修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地下水污染破坏。同时实施渣场整治工程、土地复垦工程、滑坡治理工程、泥石流治理工程、尾矿治理及废水综合利用工程和回填工程,开展59座矿山(或矿区)恢复治理工程建设,完成渣场整治面积0667万公顷,土地复垦绿化面积2.1196万公顷。
05 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敦煌市、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沙化土地面积570.7万公顷。工程以水权制度建设和规范水资源利用秩序为核心,以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引哈济党工程、月牙泉恢复工程、敦煌市地下水源地转换工程、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桥子湿地生态引水工程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和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保护绿洲,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敦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06 河西走廊内陆河区地下水超采治理
争取国家批准实施《甘肃省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对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进行全面治理。
十一、强化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
(一)基本措施:人工增雨(雪),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促进地表绿地增加和森林生长,改善水环境;增加山区冰川面积,增加流域、水库容量进而促进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微调节,净化大气,促进大气碳循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维系生物多样性;通过人工防雹和泥石流等灾害预报预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重点工程:
专栏13 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重点工程
01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
建立飞机和地面作业、作业保障和指挥、观测、试验示范、技术支撑等构成的人影作业体系,为国家西北区域生态安全、山区冰川、流域来水、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提供有效保障。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飞机作业能力建设、飞机作业保障基地建设、人影作业指挥业务系统建设、地面人影作业能力建设、观测系统建设、效果检验外场试验区建设6个方面。本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业务运行后,将形成更加科学、统一协调的人工增雨作业体系,可有效提高甘肃省人工增雨作业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将达到全年不间断、空地立体、高密度、跨区域科学作业的要求。
02 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人工增雨作业系统、人工增雨监测系统、人影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系统、人影信息传输与运行保障系统等。工程建设可使祁连山区域现行孤立分散、小面积、短时段的人工增雨(雪)作业转变为科学化、集成化、规模化作业工程体系,实现为河西地区增加10%—15%的降水,每年可增加降水约7亿立方米的总体目标,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水资源基础。
十二、加强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
(一)基本措施:建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项目专项基金,保障生态建设科技经费投入的稳定。实施知识创新驱动战略工程,鼓励生态建设科技研发,加大对生态建设科技攻关的扶持奖励,鼓励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尝试推行生态建设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等一系列新规新政,促进生态建设科技需求的实现和转化。
(二)主要任务:围绕甘肃生态环境建设重大科技需求,整合科技资源,开展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河流域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兰白经济圈大气—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等平台建设,大力开展生态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推进绿洲区灌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应用示范,开展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示范以及兰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推广,促进节水旱作农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平庆煤化工基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的转化应用,实施草原水源涵养功能保护与恢复技术、草场保护及高效利用技术推广。
十三、实施生态扶贫和生态移民
(一)基本措施:加强贫困地区生态扶贫力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劳动力培训,调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结构,保障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减轻生态保护压力;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推进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移民,实施牧民定居安置,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