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环保政策-专业情报站-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专业情报站 » 环保政策 » 正文

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17-05-23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面向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以环境质量改善、风险控制与生态安全为重点,深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环境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突破一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循环经济、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面向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融合技术与机制创新,建立一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工程应用、产业开拓人才互补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一批符合现代市场模式的、具有衍生复制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化基地,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大气污染防治
 
  深化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健康影响研究,突破大气污染监控、质量管理领域核心技术,构建我国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体系,形成解决我国大气复合污染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案。
 
  2、水污染防治
 
  加强水处理与资源化、流域水生态管理领域基础研究,建立低耗与高值利用的水污染综合防控与修复、基于标准与效应协同控制的饮用水净化、流域水生态智慧管理等成套技术,形成构建区域低耗处理与健康循环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技术方案。
 
  3、土壤污染防治
 
  深化土壤污染过程、生态与健康效应、联合修复机制研究,建立融“监测-预警-防控-修复”于一体的成套技术体系,推动修复技术应用工程化与材料设备标准化建设,形成我国分类防治土壤污染的综合技术方案。
 
  4、生态修复与安全调控
 
  开展区域生态格局演变规律、生态退化机理研究,突破一批生态监测、质量评估、系统恢复与安全保障、承载力预警与调控等关键技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5、废物控制与循环利用
 
  开展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共生利用、管理决策全链条系统研究,厘清固废来源、特性及分类,构建适应我国固废特征的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及管理决策支撑体系,加快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6、化学品控制与环境健康保障
 
  深化重点化学品毒理作用和过程机制研究,突破高风险化学品的环境友好替代、典型行业重点化学品环境风险控制、化学品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化学品整合测试策略技术框架。
 
  7、全球环境变化应对与国际履约
 
  突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化学品风险管理、臭氧层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为污染物跨国境输送机制、国际履约谈判等提供科学支持。
 
  8、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系统深入研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科学技术,突破一批我国新反应堆设计验证、事故应急响应与救援、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核设施退役与延寿安全等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核与辐射安全审评体系和独立实验验证平台。
 
  9、环境基准与标准支撑
 
  攻克一批与环境基准密切相关的污染物筛选、毒性测试等关键支撑技术,制定和发布一批能够支撑我国环境标准制/修订和环境管理的环境基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形成完善的环境基准理论、技术与方法学和支撑平台。
 
  10、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阐明重点区域生态与环境问题相互耦合的内在机制,研发生态与环境物联网智能化监测技术体系、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区域生态效应和环境风险预测评估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提出适宜我国发展战略需求的生态优化格局与环境质量调控方案。
 
  11、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
 
  进一步优化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配置,加速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一批国家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加强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科技产业、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
 
  12、国际合作网络构建
 
  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环保科技合作研究、人员交流,积极深化与环保技术先进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实施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履约科技行动,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合作研究项目。
 
  四、重点任务
 
  针对我国“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发展需求,以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风险、构建安全生态体系为目标,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化学品管理与国际履约等关键环境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并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和科技基地建设。重点开展以下12项任务。
 
  (一)大气污染成因与综合控制
 
  1、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
 
  针对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及防控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机制、重污染过程中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的均相/非均相过程机制及其致霾作用、高颗粒物污染条件下区域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代表性区域大气氧化剂的演变特征及收支平衡、大气氧化能力对臭氧和PM2.5浓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重污染累积与天气及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等基础研究,针对重点城市开展大气污染贡献率时空变化规律、交通环境大气污染水平与来源研究,阐明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的交互影响及其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关系,找准大气PM2.5爆发性增长的主控因子。
 
  2、大气污染的人群健康危害
 
  研究建立大气污染暴露评价和健康效应早期识别技术,掌握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的急性和慢性健康损伤的暴露-效应关系,研究典型城市群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建立室内外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的预防和控制技术,为大气环境管理和健康风险干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
 
  开展细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等污染物高效脱除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发展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非电工业烟气污染物高效控制、污染物脱除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典型行业VOCs排放控制及替代、机动车尾气高效后处理、船舶与非道路机械污染高效控制、居民燃煤和城市扬尘控制、城镇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材料与成套装备,并形成技术标准与规范,开展移动源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准入及退出控制标准研究与示范应用。
 
  4、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
 
  重点研究我国分区分阶段的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大气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和制度、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评估技术和制度、大气污染源排放现场执法监管技术方法体系、排放许可证管理政策和支撑技术等,建立空气质量管理决策全过程评估技术体系、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源排放标准制修订及全方位监管技术体系,创新污染防治机制体制和政策,为大幅提升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决策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5、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针对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的瓶颈问题,重点突破大气二次污染物及其前体物立体观测、适应于新标准的大气环境及污染源检测监测、多尺度大气复合污染预报预警等关键技术,建立大气复合污染从地基、机载到卫星平台的一体化立体综合监测、预测评估和质量保证技术体系,推进大气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共享,满足新的环境质量管理和污染源监管需求。
 
  6、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
 
  针对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的需求,统筹监测预警-源头治理-监督监管等技术集成应用,建立可复制、可考核、可推广的适合不同区域大气环境监测预警-污染源控制-调控管理相结合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加快先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转化应用,在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支撑自主研发大气环保技术市场占有率提高20%左右,促进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二)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
 
  1、基于低耗与高值利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系统深入开展废水风险消减、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研发废水定向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废水低能耗脱盐与分质回用、有毒污染物风险消减技术,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规范,构建废水资源化、无害化技术集成体系,实现以废水中污染物的资源能源回用、有毒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技术集成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2、污水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技术
 
  开展污水处理中能源、资源回收的技术原理研究,研发污水碳浓缩分离及高效能源化、污水磷回收及高效利用、低C/N污水新型低能耗氮生物转化、污水中高值物质回收利用、污泥资源化稳定化等技术;构建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中能源、资源的回收技术系统,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规范,建设一批能源自给、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污水处理工程,服务于中国近万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效改造,实现可持续的污水处理,为面向未来的新一轮污水处理技术革命做出贡献。
 
  3、高效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控与修复技术
 
  开展高效实用地下水原位修复材料与装备研究,研发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控与修复技术,开展集中式地下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研发地下水污染防渗等源头预防技术,构建高效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控数字模拟技术平台,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规范。
 
  4、基于标准与效应协同控制的饮用水净化技术
 
  研发风险污染物检测与水质综合毒性评价、指标与效应协同约束的饮用水安全净化、化学-微生物协同调控的饮用水安全输配等技术,构建基于水质综合毒性响应的水质监测平台和指标与效应协同约束的饮用水安全净化成套技术系统,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规范。
 
  5、流域水生态管理理论与技术
 
  开展流域尺度的港口、航道、水电和航电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与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响应关系研究,推进流域水生态生物完整性、物理完整性和化学完整性评估;研发农业清洁流域构建、流域生态完整性评估和智慧化流域管理等技术,构建智慧化流域管理技术平台;研究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工程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建立环境价格税费政策、多元融资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环境创新制度,实现流域水生态环境智慧化管理。
 
  (三)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保障
 
  1、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
 
  开展土壤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模型、形态与生物有效性、植物吸收与阻控机制等研究,获取低积累作物与高富集修复植物物种与遗传资源,建立土壤安全利用评估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研制新型重金属钝化剂和生物修复剂等功能材料,研发污染土壤物化调控、植物修复与阻隔、污染物扩散阻断等关键技术,构建土壤重金属及复合污染防控与安全利用成套技术体系,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模式与产业化机制研究;通过筛选适宜的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建设综合性土地整治与修复示范工程,集成重金属超标农田分类分级的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建立重点地区农业安全利用的风险防控与修复体系。
 
  2、工业场地土壤污染修复与安全开发利用技术
 
  开展工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重金属、农药类、非水溶相有机污染物、卤代溶剂等时空分布、迁移规律与赋存形态研究,研制具有缓释功能的氧化/还原材料、高效固化/稳定化材料、增溶/增流及生物修复强化材料等修复材料,研发可移动、模块化的土壤-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构建修复关键材料与装备创新技术平台,选择典型行业污染场地和特大型复合污染场地进行修复工程应用与综合集成示范,建立多工艺、多设备协同修复集成技术系统与土壤-地下水一体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快速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场地再开发利用风险监管与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现役工业场地土壤污染“源-汇”规律及土壤污染扩散机理研究,集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关键技术。
 
  3、固体废物处置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
 
  开展固废处置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空间分布、污染扩散的理论与识别方法研究,研制还原稳定、生物淋洗、抗侵蚀防渗等新型修复材料,研发化学/生物淋洗、异位固化与原位反应栅等关键技术,创新衬层系统的污染阻截技术,构建固体废物处置场地污染土壤-地下水的协同阻控与修复成套技术体系及高效经济组合工艺,进行规模化工程应用示范,实现固体废物处置场地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控。
 
  4、矿区土壤污染控制与综合修复技术
 
  开展矿区土壤重金属或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生态效应和扩散阻控机理等研究,构建有色金属采选等流域或区域巨型污染场地整体环境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开展巨型污染场地的污染来源追踪、污染迁移模拟与反演、健康和生态风险分析、巨型场地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绿色、可持续修复功能材料,研发矿区生物/物化覆盖材料与稳定层构建、尾矿渣、矿坑水及地下水的工程化阻断、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分离与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构建矿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体系,并在典型废弃矿区进行规模化工程应用示范,实现矿区土壤的污染控制与安全利用。
 
  5、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技术
 
  开展土壤新型污染物监测方法、源解析与土壤环境基准等研究,研发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快速监测和预警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土壤环境质量红线管控支撑、土壤环境多源数据融合与大数据管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及修复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开展污染场地绿色与可持续治理修复管理模式研究,推进土壤污染绿色和可持续修复评估和实践,构建融合“监测-预警-防控”全过程的土壤环境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技术平台,进行区域及场地应用示范,创新土壤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与资金机制,形成跨部门协同创新技术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实现土壤环境的分区、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