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回顾(1.11—1.15)现在开始!
【环保要闻】
我国大约有8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但要监管全国358万个污染排放源还是显得捉襟见肘。2021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的1号文件旨在通过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专案查办制度”等18项措施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2020年1-12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29日。征求意见稿第7条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引发社会关注。
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部分进行调整。调整后,拟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8项,其中,准入类31项,水平评价类27项。
中国生态环境部13日消息表示,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建议在总结地方立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层面进行专门立法,解决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分类标准不一、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
1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国将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