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资源环境压力。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实施。
《行动计划》充分考虑本市塑料制品消费型城市特点,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生活,坚持依法治理、标准引领,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坚持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着力抓好“一控、一减、两促进、三个一批”。“一控”即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一减”即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两促进”即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三个一批”即“禁限一批”:难回收、易泄露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循环一批”:推广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治理一批”:集中清理塑料污染突出的重点场所、沿线塑料废弃物,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制度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阶段目标,有序推进治理工作:第一阶段是到2022年,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充分发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示范引领作用;第二阶段是到2023年,全市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第三阶段是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行动计划》从以下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发挥北京冬奥会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冬奥会落实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细化完善具体措施,在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基础上以不影响赛会举办,不过度影响公众观赛为前提,尽可能减少其他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加快推进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为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做出示范。
二是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全市范围内逐步禁止生产和销售部分塑料制品及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三是推动六大重点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对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集中、易向环境泄露的六大重点行业,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明确了部分行业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限目标。
四是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治理。聚焦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沿线,与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以及“河长制”“双段长制”“街巷长制”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工作机制相结合,协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五是开展减塑生活创建。深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以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行动为契机,将塑料污染治理要求纳入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典范引领作用,示范带动全社会参与塑料污染治理。
六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贯彻《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等法规,培养市民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加大对塑料污染知识和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良好社会风尚。
七是建立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先期在市级党政机关、连锁超市、邮政快递、餐饮外卖、电子商务平台等领域试点建立本市重点用塑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八是全面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塑料领域科技研发和塑料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建立完善严于国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全面强化塑料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
九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监督执法。加大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力度,充分发挥12345等举报平台的监督作用。
十是加强组织推动。建立本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联席会制度,将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纳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考核评价,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定期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跟踪评价,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完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