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粮食产量,还影响粮食“口味”-七星原创-原创-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原创 » 七星原创 » 正文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粮食产量,还影响粮食“口味”

  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 | 发布时间:2020-10-13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大大减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全球的饥饿人数增加。除新冠疫情影响外,引起粮食危机的因素还有蝗灾、土地减少、土壤和生物多样性退化等,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在受到全球关注,那就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与粮食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就是降雨模式的变化,洪水和干旱这个两种极端天气都能摧毁农作物。洪水冲走了肥沃的表层土壤,干旱则使其变干,更容易被吹走或冲走。高温增加了作物对水的需求,使它们在干旱时期更加脆弱。频繁发生的热浪天气则会“热坏”某种长期固定耕种的作物,而更多的洪水、降雪和空气湿度也会限制可以种植作物的类型。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总体影响是负面的,那就是减少粮食供应以及提高粮食价格。人类对土地的高强度使用和气候变化纠缠在一起,互为因果,互相施加影响。全球变暖、降水模式改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直接影响了全球作物的产量。
 
  在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一些作物如玉米、棉花、小麦、甜菜的产量。而在低纬度地区,玉米,小麦,大麦等主粮的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降,导致个别国家及地区的营养不良现象日益严重。
 
  气温升高还可能改变食物口味。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和氧气,用来生长茎、根、叶和其他好吃的东西。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光合作用需要的蛋白质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植物在吸收微量元素的同时获得的附带矿物质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健康和不健康成分的比例发生倾斜,包括大米和小麦在内的某些作物的养分平均下降了8%。高二氧化碳水平下种植的小麦其蛋白质含量将减少6%-13%,锌含量将减少4%-7%,铁含量将减少5%-8%;充满二氧化碳的豆芽含有更多的淀粉和糖以及更少的矿物质和蛋白质。
 
  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吃垃圾食品,但粮食作物也越来越“垃圾”了,人类避犹不及。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上的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物浪费量约为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而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则达38%,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如果这些粮食都能被节约下来,实现100%全口径粮食自给自足似乎并不是一句空话。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专家表示,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言,“粮食安全”同时意味着供应量充沛、价格合理,当粮食供应发生变化时,不仅会影响食物价格,甚至还会带来饥荒。让我们从今天起,关注气候变化,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更多七星原创,请关注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www.beidouzhiku.cn)。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