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7月24日召开的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视频会议部署了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与日俱增、种类日益复杂,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就是要强化不产废、少产废的鲜明导向,让社会生产更集约、生活更绿色,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资源。
力度更大
2023年底,所有设区市皆“无废”
今年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浙江所有设区市和半数县(市、区)建成“无废城市”的目标,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
浙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部署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为何要自我加码?浙江固体废物污染投诉比例逐年提高,多起固体废物违法跨界倾倒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垃圾围城”“限塑禁塑”等频频成为热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更是对加强固体废物治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充分表明,补齐固体废物治理这块短板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围绕全域无废目标,浙江提出了从产生到处置、从技术到制度、从政府到市场的10个方面工作任务,还配套下发了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目前浙江金华、台州、丽水等地先后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项目、责任“四张清单”。例如对现有处置设施加快提标改造:2020年浙江要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0万吨/年;2021年底前补齐县(市)域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等处置能力缺口;到2022年,形成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能力富余、竞争充分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体系。
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去年4月,绍兴市作为全国首批“11+5”试点城市率先开展探索试点,上虞区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集中处置”,实现回收率和处置率100%;永康市工业固体废物“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最大化资源利用、集中化统一处置”的“五步法”工作模式,都为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重点突出
打赢“白色污染”歼灭战
源头的“减肥瘦身”和“精分细拣”,是解决固体废物问题的根本出路。源头控不住,后续的收集、运输、处置都会承受巨大压力,进而影响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其中,塑料垃圾处置是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环保问题,这一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行业迅猛发展更加凸显,从“限塑”转向“禁塑”已是大势所趋。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有序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积极推广可循环可降解替代品。浙江也制定实施办法,为打赢“白色污染”歼灭战作出行动。
针对过度包装、塑料制品、一次性消费用品等,浙江强化制度刚性和监管执法,延长产废者责任链条,进一步严格源头管控。“从源头集约减量,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解决固体废物问题的根本出路。”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表示。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浙江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比较高,但分类的准确性有待提升。一方面,要让老百姓分得明白、分得方便、分得自觉;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分类向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领域延伸,这是“无废城市”的一个更重大的挑战。
能收尽用
固废变废为宝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如果说源头减量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回收利用就是关键手段。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大部分固体废物都可以变废为宝。这也是“无废城市”的重要内涵。
变废为宝,第一步是怎么收?在不同领域的固体废物回收上,浙江都作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比如危险废物,来自工业领域的,重点要抓住小微企业和实验室,原则上到今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要有1家统一收运单位;来自医疗机构的,重点推广“小箱进大箱”模式,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转运点,解决偏远地区和小型医疗站点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难问题。
在兰溪市女埠镇工业园,固废处置利用及再生铜项目的作用已经显现。通过对回收铜、镍等有价金属,使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