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上海生态环境管控进入“定制”时代。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6月4日宣布,经过两年多的酝酿,《上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通过了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正式发布并实施。
根据“三线一单”的要求,上海全市划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共293个单元,“一单元一策”,针对单元的实际情况,实施更精细、更“个性化”的环境管控。
【什么是“三线一单”?】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区域,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环境质量底线,规定了一个区域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等指标,主要用来管控区域大气、水和土壤等方面的环境质量。
资源利用上线,主要用来管控一个区域开发、消耗能源、水、土地、岸线等资源的上限。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则是以清单方式列出一个区域的环境准入要求。
2017年10月,生态环境部启动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上海被列入首批编制“三线一单”的12个省(市)。
293个“定制”
在上海市环科院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润非看来,上海的“三线一单”有两大创新点。
其一,丰富并明确了环境质量管控的“底线”。
在“三线一单”出台前,无论是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还是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都“散落”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文件中,难窥全貌。“三线一单”通过系统梳理,把所有“底线”和盘托出,要求更加具体,执行起来更有操作性。
其二,为293个区域“定制”了契合区域实际的环境质量管控要求,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分区精细化管控体系。
上海“三线一单”示意图,绿色为优先保护单元,红色为重点管控单元,黄色为一般管控单元
查看“三线一单”可以发现,293个单元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控,而是按管控程度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44个,约占全市面积的18.4%,包括长江口水域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崇明大气一类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这些单元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严守城市生态环境底线,确保生态环境功能不降低。
此外,上海还设重点管控单元123个,约占全市面积的21.3%,包括主要产业园区、重要港区以及中心城区;一般管控单元126个,约占全市面积的60.3%,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
把视野抬升到整个长三角区域,长三角也有“定制版三线一单”。
上海编制“三线一单”时,十分重视与苏浙两地“三线一单”的统筹协调。比如,上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划定为优先保护单元,苏浙两地就将相邻辖区也划定为优先保护单元,联动治理,共同守护上海水源地的生态与安全。
为未来“点灯”
编制“三线一单”,主要功能是为重点区域治理污染和防范风险提供精准参考,但同时也是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有机融合。”朱润非以青浦区朱家角地区为例,在“三线一单”中,该区域被细分为三个单元。其中,朱家角地区位于黄浦江水源保护区的部分划为优先保护单元,该区域对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三线一单”也给该区域的未来发展“点灯”:朱家角产业地块划为重点管控单元,只要加强污染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部门支持其作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区,鼓励其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朱家角镇划为一般单元,“三线一单”明确其要重点加强农业、生活等领域的污染治理,产业基调以促进生活、生态、生产功能的协调融合为主。
一查知“底线”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透露,“三线一单”出炉后,近期将应用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规划环评审查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
另据了解,今年发布的“三线一单”并非“永久版”,以后每五年,上海生态环境部门将牵头组织对“三线一单”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更新。
此外,上海生态环境部门正计划以“三线一单”为基础,搭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突出“三线一单”服务营商环境的功能。
未来,经营者可以运筹帷幄——打算入驻某区域前,只需输入投资项目所属行业、排污情况等基本信息,就能了解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底线”和允许发展的重点产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