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生物降解水体修复技术是通过水体污泥系统中的生物作用实现水中淤泥消减和富营养化治理,无需额外添加其他化学药剂。
通过在水体中安置特别设计的软管系统,实现对水体的持续性供氧,并根据水底污泥的成分及淤积的严重程度调节曝气量,使光合作用恢复到自然平衡状态。借助水体中生物的降解作用,水体中有毒污泥被转化为无害的有机物,大约70-80%的污泥被分解,剩余部分则被堆肥化。随着水中含氧量的提升、污泥和藻类的减少,水体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图 修复前
图 修复后
1.工作原理
当水体上层的含氧量过低,水中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削弱,加剧水底污泥的沉积。污泥中的分解者消耗大量氧气,超过了生产者(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使水底形成厌氧发酵环境,产生黑臭污泥和有毒气体。这一现象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尤为严重。
生物降解水体修复技术是通过在水体中安置微孔软管系统,专门研发的激光技术实现了精确的最小化穿孔,使得压力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曝气孔,从而实现柔和的线性曝气,全面的覆盖到需要水体中需要曝气的区域。同时微孔曝气不会造成湍流,不干扰污泥沉淀,相比传统曝气技术只是在短时间内向水体注入氧气,借助微孔软管系统,可以实现持续曝气,维持水底含氧量稳定。
图 通过微孔软管系统实现线性曝气
通过微孔曝气,水体上层富集了大量氧气,有助于加速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实现水质的提升。随着水底的光照条件得到改善,水生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氧气,提高水体含氧量。
2.技术优点
(1)可实现对水中含氧量的持续性监控和曝气量的自动调节;
(2)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无需破坏河床和水中植被,无需干预水中生物群落;
(3)免除机械清淤工程及污泥的后续处置,降低了处理成本;
(4)可以达到50%-70%的污泥消减率,高效且易于大规模使用。
3.工程案例
(1)德国-Brodersberg/奥地利-维也纳;
(2)自2015年以来,在中国贵阳市,微孔曝气系统已应用于大面积的水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