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污染防治攻坚战到了收官阶段,滚石上山到半山腰,逆水行舟到水中游,唯有勇往直前、别无他途。”在12月26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表示。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今年,地处“2+26”城市和长三角交汇带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华中地区的湖南等,PM2.5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污染反弹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5.4%,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前11个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2.9%,北京同比下降14.3%。截至2019年11月底,约2.1万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减少36%。
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武钢爆破拆除焦炉煤塔及烟囱。
部分地区出现的污染反弹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有媒体记者在提问时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但华中、西南等区域的污染形势日渐凸显。对此,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重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绝对不是“风景这边独好”。
“一方面,重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地区带来更多的蓝天白云,也为其他地区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刘友宾说,“另一方面,其他地区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大气环境质量也取得了明显改善。”
11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3%,同比上升18.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9%。北京市11月优良天数比例为83.3%,同比上升26.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11月份,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4%,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2019年1—11月,261个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同期下降22.4%,超过“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进度要求。
刘友宾说,今年以来,受工作压力传导不够、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得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出现波动。如地处“2+26”城市和长三角交汇带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华中地区的湖南等,PM2.5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针对上述情况,生态环境部及时组织召开空气质量预警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座谈会、按季度开展空气质量预警、对污染反弹严重的地区采取约谈等措施,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污染反弹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刘友宾说。
江西南昌,环保志愿者在赣江沿岸捡拾垃圾。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赢态势已经显现
环境经济政策是激发企业治污的内生动力,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财政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
徐必久介绍,2018年生态环境部参与管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预算规模达551亿元,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大气、农村环境整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比2018年增长近1/4。
价格政策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火电行业为例,脱硫脱硝除尘每度电有2.7分钱的价格补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还可以多享受1分钱的补贴,此外,还有环境保护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火电行业大规模、大幅度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推动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
“火电行业价格政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徐必久说,“价格税收政策要更多使用,我们将把环境经济政策作为重点,推动出台一些有利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对现在正在实施的重点工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谈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徐必久表示,环境与经济是正相关,不是对立面。环境与经济两者可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生态环境部门从来都没有要用牺牲发展的办法来保护环境的想法。
“从两者关系来看,尤其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全可以做到不影响经济发展,还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发挥引导、倒逼、优化和促进作用,把它的动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压力作用传导下去。”徐必久说。
从实际效果来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赢态势已经显现。2013年—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9万亿元增加到90万亿元,同期大气污染实现大幅下降,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平均浓度下降42%,二氧化硫下降68%,北京PM2.5浓度从当年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今年还在大幅度下降。
河北省邯郸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既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但是要真的做到也很不容易,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结合工作实际,把近几年好的做法经验固化下来,同时改进和优化方式,最终达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徐必久说。
徐必久介绍,在精准治污方面,首先是突出重点,盯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实行差别化监管、分级分类治理;
在科学治污方面,加大重大项目攻关,开展“一市一策”驻点研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在依法治污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征求意见过程向社会全部公开。在实施过程中,给企业预留时间,推进公开公平执法,规范自由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