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11月22日,《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三亚“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均已明确,而这将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通过“无废城市”建设,三亚将引领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深刻转变。
三亚将“无废城市”建设划分为3个目标阶段,即启动建设阶段、持续推进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
“无废城市”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废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什么是 “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简单来说,“无废城市”是指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安全处置,环境影响最低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首批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三亚市是海南省唯一入选城市。
三亚将立足本市固体废物产生和管理现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针,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围绕“世界一流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推动形成针对旅游和常住人口的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构建生态文明的旅游文化,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的宣传窗口城市。
三亚试点建设“无废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到2020年底——
“无废城市”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固体废物处理基础设施和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细胞工程和宣传工作全面开展,“无废理念”得到普遍推行。
到2025年——
相关工作持续推进,“无废城市”相关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市域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无废城市”试点细胞工程的建设模式和经验,不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群众满意程度和国际知名度。
到2030年——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污染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协同发展,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五项措施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全市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
重视发挥政策、产业、技术等领域专家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团队,针对“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探讨研究解决方案。
(三)加强考核监督
建立“无废城市”监督考核体系和评价指标,将建设指标和成效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和督察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重点。
(四)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支持“无废城市”建设,明确资金范围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金融支持。
(五)强化宣传引导
将“无废城市”相关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020年底要完成这些指标
“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基本建成,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公众的责任意识,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得到良好普及,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趋零增长;
基本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25%,再生资源等高效回收利用;
建立长效宣传教育机制,将“无废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旅游文化,组织召开不少于10次的“无废”主题国际赛事等活动,基本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三亚试点建设“无废城市”5大任务
围绕支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打造国际化全域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三亚将重点推进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国际交流平台构建等任务,力争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滨海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具体而言,有下面这5大任务:
(一)以流动人口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做好生活垃圾减量。
广泛开展“无废机场”“无废酒店”“无废景区”、绿色商场等细胞工程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无废城市”建设游客指南》,在入岛的机场和港口发放,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部署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快递绿色包装应用。
(二)以白色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以生态海岸为抓手,建设“无废生态岛屿”。
深入推进实施禁塑工作,鼓励宾馆、酒店等经营主体和大型航空集团开展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可行举措;探索对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推行押金制度,引导驱动包装废物回收;建立海洋垃圾监测、入海管控和治理机制;以滨海景区、邮轮、海岛为基础单元,探索形成“无废生态岛屿”的建设模式。
(三)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工业旅游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循环利用。
加快推进循环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废物协同处置,保障各类固体废物处理能力,重点强化建筑垃圾收运处一体化管理、餐饮垃圾收集处理、危险废物暂存和转运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工业旅游示范,提高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四)以生态农业为重点,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大农业污染治理。
充分发挥绿色防控区和“田洋”示范带头作用,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加强农业废弃物清理回收。加强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发展休闲农业,构建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五)以“无废文化”为重点,以国际平台为抓手,打造“无废城市”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