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河北省是一个盐碱地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加强盐碱地改良开发利用,对于确保粮食 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盐碱地基本情况
2011年,全省盐碱地总面积106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07%,其中盐碱耕地746万亩,占盐碱地面积的70%,盐 碱 荒 地 322万亩 ,占30%。 除 保定、邢台两市,其余9个市均有分布 。 其 中 沧 州 456.59万 亩 、唐 山 123.57万 亩 、张 家 口 301.38万亩,共计881.54万亩,占全部盐碱地的82.48%。全省轻度盐碱耕地466.97万亩, 占盐碱耕地总面积的62.61%。 其 中 沧 州 为 最 多 ,占 全 省 的 29.00%;中度盐碱耕地224.25 万亩,占盐碱耕地的30.07%, 其中沧州市超过90万亩;全省重度盐碱耕地54.56万 亩 ,占总盐碱耕地的7.32%,其中唐山市超过20万亩。盐碱荒地 总面积322.50万亩,分布在沧 州143.89万亩和张家口157.75 万亩。
二、盐碱地治理措施
多年来,我省各地非常重视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仅 2000~2010年的10年间,全省治理盐碱地总面积达到182.5 万亩,占全部盐碱地总面积的24.5%。累计投入治理资金8076.2万元。各地通过完善排灌体系、引淡水洗盐压盐、建造防护林等方法使盐碱地得到有效改良,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排盐。通过深挖排渠道,形成系统的排水 渠系,利用垂直渗漏和侧渗,排出土壤中的盐分。
2、灌水洗盐。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 规律,实施冬季大田灌水措施,将盐碱耕地进行打水泡田,由于有水层,使土壤盐分不能上移,达到压盐的效果。另一方面,水层下渗,达到淋盐碱的作用,降低盐碱对农作物的危害。
3、种植水稻。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种水稻 也是一项有效的改良措施。种植水稻后,通过长 时间淹灌和排水,土壤中的盐分就可以被淋洗和排出。4、秸秆还田。结合推广水稻机械收割,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通透性,达到了改良盐碱地的效果。
5、植树造林。大力植树造林可调节气候,减 少旱涝灾害,对土壤盐渍化起着抑制作用。
三、存在问题
盐碱地治理历来是一个难题,尽管在盐碱地 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治理难度加大。由于 我省今年气候干旱,降雨较少,土壤盐碱化程度下降,许多中轻度盐碱地大多已经治理或盐碱危害减轻,剩余的盐碱地含盐量较高,治理难度更 大。
二是淡水资源短缺。盐碱危害地区淡水资 源缺乏,加之地下水超采治理,淡水洗盐治理方法很难再实施。
三是对环保要求更严。盐碱地 治理方法要求更加环保,有利于生态环境,需要 严格评估选择治理措施和产品,防治对环境的污染。
四、治理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承担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 要站在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 对盐碱地治理的认识,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开展 治理试验示范,推广治理成果,才能使盐碱地治 理快速推进。
2、集成治理技术。农业科技人员要把改造和治理盐碱地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联合攻 关,集成盐碱地治理的技术模式,形成盐碱地治 理的配套技术。要根据内陆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的特点,研究针对性强的技术,不断提高治理效果。要充分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盐土农业,种植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耐盐碱植物,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
3、拓展治理目标。盐碱地治理,以粮食种植为主要目标,同时因地制宜,向多目标发展。能治理成耕地的要毫不犹豫改造成粮田。沿海滩涂盐碱地,可采取地下铺设拦截盐碱的材料,治理成养殖基地。对于重度盐碱难以改造的,通过实施地面硬化,改造成农产品加工或储藏基地。 河北省大量盐碱地分布于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沿海的海洋气候资源,种植观赏植物,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不仅特色突出,而且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