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资金视角:政府与社会资金双管齐下,市场迎来高速成长期
我们认为,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将从资金和付费模式方面推升市场进入快速爆发期,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总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无责任方由地方政府买单”。 “土十条”规定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责任界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政府端:专项资金、政策性金融机构多管齐下。a)专项资金:“土十条”后政府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大幅度提升,预计2017年规模达240亿体量。中央财政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立于2010年,用于支持一大批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项目。1)“土十条”发布之前,2014-2015年每年资金规模在37亿。《土壤污染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发布后,提出“国家引导、地方为主、突出重点、以奖促治、强化绩效”的使用原则,专项资金采取因素法或项目法方式分配,每年具体分配方式由财政部商环境保护部综合考虑年度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工作开展需求等因素确定,同时中央政府大幅度提高专项基金预算数,2016年达90.89亿。产业调研显示2016年落实50多亿,真正投出去形成订单大概20亿左右,30亿资金因项目进度原因将落实到2017年。2)预计2017年中央专项资金100亿左右,加上去年30亿的体量,预计2017年专项资金量在130亿,结合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预计政府规模合计达到240亿。b)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土十条”明确规定: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c)中国版“超级基金”有望推出。参照美国成功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我国未来或将推出类似美国“超级基金”的产业治理基金,从而确保资金投入的有序化和持续化。
三类污染土地:三种付费模式。按照污染场地性质,我国的土壤污染地块可分为城市污染场地(以污染企业搬迁空地、工业废弃地、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等为主)、污染耕地、采矿/采油污染土地三大类,随着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三类污染土壤将形成完善的付费模式。
2.2.1、城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主战场,受益者付费模式有望带来订单爆发
过去:修复+商业化开发模式逐步成熟,但处理模式粗放、违规操作较多。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地价上升,因工业污染企业搬迁等原因形成的城市污染场地,由于具备商业化开发潜力,因此可采取修复+商业化开发的模式推动治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商业化城市场地修复项目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在商业模式上已经趋于成熟,但由于监管不力、行业规范不明以及责任划分不清晰,地方政府对于土壤修复的前期监测、后期监测及事后监管均缺乏明确的动力,如16年常州外国语毒地事件,由于“未批先建”、环评报告不规范、修复方案设计不合理、修复过程存在重大缺陷等原因,多链条全线失守导致环境事件爆发。充分反映出地方政府治理意愿不强、监管主体不规范、治理标准不明确、行业操作标准不完善等系统性问题。
政策趋严催生治理需求,配套政策落地带动行业规范,PPP加速行业发展。此次“土十条”鼓励发挥市场作用,引入PPP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土壤防治。我们强调PPP或许成为熟地修复市场的需求变化的潜在因素。我们强调,盈利模式是拉动需求的关键。传统意义上,政府和污染企业作为业主方,责任认定不清无法解决动力问题、自身资金有限无力解决资金问题。我们认为,变化就在于以前政府缺乏运作能力,而今在PPP模式指导下,熟地(城镇工业用地)修复具备潜在土地价值回报,社会资金参与,或将加速订单需求的到来。PPP构建下的新的模式将加速订单的到来,15年上半年PPP模式对市政水务工程订单拉动立竿见影,下一个或将是污染土壤治理行业。
2.2.2、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为主,修复为辅,依靠政府付费
污染耕地:1)十二五期间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耕地污染基本处于放任状态,部分地区自行开展了试点工作。2)土十条带来多项变化:土十条规定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对耕地污染采取分类安全利用、防控污染为主,即对于轻度、中度污染的耕地主要采用改变种植结构、防止新增污染、妥善保护而非治理的方式,土十条也特别强调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保护的责任;对于治理, 土十条明确在2017年起部分产粮(油)大县和蔬菜产业重点县治理试点,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我们认为,当前农村耕地污染修复仍然将以政府投入为主,以修复试点项目的方式开展。不排除后续通过修复提高农地盈利能力,以农地流转的方式推动商业化运营。
2.2.3、采油/采矿区:市场从无到有,污染者付费模式
采油区、采矿区:1)过去:处置模式粗放。原来油田污染物都是由油田内部简单处理后采取填埋、回注、倾倒的方式处理,市场很少对外开放。由于违法成本低,油田也没有动力投入资源研发相关的处理技术,导致处理不达标。2)环保政策趋严,污染者付费将成主流。2014年,新环保法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按日计罚、责令停业、关闭和行政拘留”,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可入刑,加大了执法力度。与此同时,各地也通过油气环保条例、通知、管理办法等新式对油田环保进行规范。在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油田由于自身不具备相应的处理技术,将逐渐将市场交给第三方进行处理。相较而言,油矿开采责任主体明确,国有企业占据较高比例,污染承担能力较强,污染者付费将成为此类污染的主要付费模式。
2.3微观验证:证券化高峰+订单爆发,2017年仍将延续星火燎原之势
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提升订单承接能力。2015年,上田环境、博世科登陆新三板、创业板,世纪星源收购博世华,鸿达兴业拓展土壤改良剂业务;2016年,理工环科收购碧蓝环境、航天凯天登陆新三板,建工环境开始排队IPO等,除中节能大地、鼎实环境等公司尚未上市外,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大公司大多完成了资产证券化,随着2016年开始土壤修复行业订单落地加速、PPP大潮下企业融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将多样化公司融资手段,从而为迎接PPP做好准备。
行业项目数量快速成长,订单密集爆发。根据我们产业调研及相关数据显示:1)2015年开始,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开始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2)2016年订单金额62.85亿,2015-2016年均维持高速增长。(附注:合同签约主要体现工程订单金额,并不包括项目前期设计、监理等细分市场。此类项目金额比较小,单个金额在30~50万左右,一般由环科院或者调查公司承接,预计整个市场大概30亿。 )
城市场地修复:单位修复成本变动较大,有机物污染投入治理成本相对较高。我们选取了行业主要公司的若干项目统计了项目的单位面积修复成本,由于项目污染程度、处理技术、工程设计的不同,不同项目间单位面积处置资金差异极大,1)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平均单位处置成本在20万元/亩左右,每立方米修复成本约在300~500元;2)有机污染治理项目每亩治理成本约在50万元,每立方米修复投入约在700~1000元;3)某些复杂项目单位修复成本可能远高于平均水平。下表中诸如苏州溶剂厂项目、李沧区场地污染治理项目因项目复杂程度、污染物情况不同等原因,其单位治理投入远高于平均水平。
市场预测:七千亿级城市修复市场有望先开一局。由于当前土壤修复行业的全国性调查尚未展开,我们依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测算的数据,按照土十条的要求适当调整出行业的市场空间,若仅测算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场地修复和采油/采矿区修复市场,则市场规模在9300亿元左右,若考虑到耕地修复市场中的重度污染耕地治理市场,则整体体量可达2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