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发展缓慢:商业模式不清晰、政策标准缺位。在土壤修复的两大领域中,耕地修复尚不具备明确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致使潜在市场短期内无法落地;尽管城市土地修复市场盈利模式初具雏形,却因为政策/标准的缺位,导致市场迟迟无法落地。随着土十条出台,经济发达地区具备商业化开发潜力的污染土地已经具备可行的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看好的近期爆发的行业“主战场”。但2016年常州外国语学校的环境污染事件仍然折射出当前城市土壤修复市场监管力度和修复规范尚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配套政策密集落地,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土壤修复行业:早期政策/商业模式缺位,行业发展缓慢。我们对行业的跟踪始于2012年,行业发展缓慢、订单体量总体偏小、实际订单量远低于理论市场规模是行业早期的突出特征,市场之所以呈现出“只听楼梯响,不见下楼人”的局面,核心问题在于当时商业模式不清晰,即1)耕地修复市场尚未形成明确盈利模式,严重依赖财政资金投入;2)城市土地修复市场盈利模式虽初具雏形,但缺乏政策和标准的支持,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行业拐点来临:城市土地修复市场成为主战场,两大逻辑推动行业破冰。我们认为:1)政策视角:土十条和地方配套政策加快落地,政策体系解决行业核心问题;2)资金视角:政府资金投入增加,PPP构建下的新的模式将加速订单的到来。3)微观验证:证券化加速+订单爆发,2017年市场迎来高峰。
政策视角:“土十条”吹响冲锋号,政策密集出台解决行业痛点。2016年,《土十条》及行业相关政策陆续推出,政策体系逐步搭建;政策的完善将解决传统上法规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的行业痛点,同时带动强制性市场以及专项资金支持的土地市场迸发。最核心的是,新政策将完善行业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将需求转换为订单。
资金视角:政府与社会资金双管齐下,推动订单持续落地。政府端:专项资金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多方投入,大幅提升资金供给,扩大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修复市场规模;社会端:具备清晰商业模式的城市场地修复成为主战场,土十条引入PPP构建的新模式将加速订单到来、污染者付费原则推广将推动油田环保等新市场从无到有。
微观验证:证券化高峰+订单爆发:1)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提升订单承接能力。2)订单持续爆发:2016年行业订单规模超过60亿,相较于2015年继续保持翻倍增长,行业的订单爆发式增长已拉开帷幕。
报告正文
一、土壤修复行业概况
概念:土壤修复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土壤修复按照对象可分为耕地修复、矿山污染修复和污染企业搬迁所形成的场地污染修复。
行业起步晚,首例修复案例距今仅9年。如果以2007年的北京原化工三厂土壤修复工程和北京宋家庄交通枢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作为国内污染场地修复的起点,则土壤修复行业在国内仅经历了9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土壤修复行业存在着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逐年迅速增加、中小企业占据绝对比例等特征。
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渐趋激烈,竞争结构逐步分化,理工环科、高能环境位列第一梯队。据最新统计,“土十条”后拥有土壤相关业务的企业达到2000家。但不论是从工程数量上还是合同金额上看,目前土壤修复市场竞争格局已经逐渐分化:以理工环科、高能环境、北京建工环境为代表的公司年修复订单体量大,技术体系趋于完整,拿单能力强,属于行业第一梯队;另外如博世科、永清环保则立足于本省区,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并逐步形成区域外订单拓展能力,位列土壤修复的第二梯队;此外,以鼎实环境、上田环境等为代表的区域性非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则主要将业务聚焦于本省以内,订单规模较小,在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