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8月9日,省大气办公开约谈上半年空气质量恶化的邯郸、邢台、衡水市。会议由省大气办常务副主任殷广平主持,省大气办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第五、第六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监察专员,三市政府、大气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头等大事。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实际行动,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摆在重中之重的重要位置。在7月19日召开的省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要求,要坚定不移,铁腕治污,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省长许勤要求聚焦聚力重点战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面对1、2月份出现极为不利气象条件,PM2.5月均浓度分别同比反弹25.0% 和19.7%的情况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通过扎实开展一系列攻坚行动,有效实施精准治理、差异管控和科学应对,一举扭转了不降反升势头。
1-6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实现持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21,较去年同期下降0.5%,全省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是,邯郸市PM2.5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邢台市PM2.5平均浓度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6%;衡水市PM2.5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反映出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重视程度不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对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抓得不紧,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监管存在盲区,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地。
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不仅关乎民生福祉和河北发展大局,而且关乎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意义极为重大。
今年上半年,邯郸、邢台、衡水3个市在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空气质量同比出现恶化状况,一些领域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
三市要认清形势、提高站位,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严格按照“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正视存在问题,自觉查找差距,聚焦短板、认真反思,严格对标对表,以最严最高的标准,最有力有效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决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会议要求,三市要强化治理举措,深入扎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统筹发力,精准施策,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问题开展持续攻坚,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最严厉措施、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是紧盯通报问题,严格排查整改。要结合生态环境部定点帮扶和省大气专项督查、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结合2019年目标任务,对辖区内所有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问题开展拉网式、体检式排查,完善污染源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挂账督办,办结销号,坚决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交办问题整改任务。
二是抓住重点难点,强化工作举措。要紧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和年度治理任务,特别针对进展缓慢的薄弱环节,尽快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完成。要突出重点领域,对劣质煤、应淘汰燃煤锅炉、黑加油站、“散乱污”企业、扬尘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强化监管,严厉打击,集中攻坚,实现重点突破。要突出重点区域,对空气质量反弹、全省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开展驻点帮扶、深入解剖,督促指导改善提升。要突出重点时段,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制定差异化管控的应急预案和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既要警惕和防止假借以保民生为由不实施减排措施,又要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实行“一刀切”式停限产。
三是突出督政查企,严格监管执法。各地要用好制度和法律,发挥好乡镇网格化监管和环保所作用,坚持铁腕治理、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保护好守法企业的合法利益,在社会上形成企业自觉守法、主动治污、积极减排的良好氛围。
四是坚决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体系,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任务落实。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和治理责任,强化细化监管措施,切实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和企业,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