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回顾(5.6—5.10)现在开始!
【环保要闻】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对湖南省、湖北省和山西省反馈了第一轮督察整改“回头看”的情况。梳理反馈情况和相关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因整改推进不力被“指名道姓”的地方,大多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整改工作“挑肥拣瘦”,避重就轻。
国家发改委网站9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14项重点任务。通知提出,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深入推进钢铁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通报2019年3月和1-3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指出,2019年1-3月,1940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采用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实际开展监测的断面共1861个,其余79个断面因断流、交通阻断、化冰期无法采样等原因未开展监测。
在全国多地严厉打击环保监控数据造假的同时,一些企业仍不收手,作案手法更加隐秘,技术含量更高。个别监测设备提供商本应是环保监测的“守门人”,却为环保监控数据造假留下“暗门”。环保人士建议,打假手段需多措并举,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监控数据安全可靠。
要通过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让企业和管理部门都尝到甜头。许可证的核发过程,能够帮助企业梳理生产工艺流程,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同样也能帮助生态环境部门提升管理效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最终,要让排污许可证成为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的依据、企业环境守法的文书和社会公众环保监督的平台。
2019年一季度,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比例同比减少3.6个百分点,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部分地区水环境达标形势依然严峻。
5月5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启动第一轮督察第二批“回头看”反馈。根据安排,本轮集中反馈结束后,首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全部结束。不过,整改并未结束,即将启动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继续紧盯督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