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报告》--533家小巨人企业分析-资本视界-投融资-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融资 » 资本视界 » 正文

《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报告》--533家小巨人企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3 14:39

  日前,环境商会联合和君咨询发布《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报告(2024)》,以期通过展示这一群体发展现状和思考,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同时为更多中小环境企业提供参考样本、发展范式,促进产业发展。
 
  报告分为引言、环境小巨人企业整体特征、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综述、环境专精特新领跑企业发展分析四部分。即日起,公众号将陆续发布报告主要内容,敬请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小巨人整体特征,供业界参考。
 
  截止目前,全国已累计培育出五批共129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其中,环境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3家(以下简称“环境小巨人企业”),占全部小巨人企业数量的4%。本报告对全部533家环境小巨人企业的企业性质、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员工数量、所在区域、上市情况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并与12950家小巨人企业对应信息开展对比分析,发现环境小巨人企业呈现出自身的独特特征。
 
  民营企业占比83%,是绝对主力
 
  环境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445家,占比83%;国有企业63家,占比12%;合资和外资企业25家,占比5%,民营企业是环境小巨人企业绝对的主力。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国有企业占比9%;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比7%。
 
  相较而言,环境小巨人企业在以民营企业为绝对主力这一相同的主要特征之外,也体现了环境产业的自身特点,即国有企业占比相对较高,而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比相对较低。
 
  平均注册资本1.3亿元,2/3企业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
 
  环境小巨人企业平均注册资本1.3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6家,占比1.1%;1至10亿元之间的167家,占比31.3%;5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179家,占比33.6%;1至5千万元之间的171家,占比32.1%;1千万元以下的10家,占比1.9%。
 
  小巨人企业平均注册资本1.2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120家,占比0.9%;1至10亿元之间的3687家,占比28.5%;5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3697家,占比28.6%;1至5千万元之间的4479家,占比34.6%;1千万元以下的965家,占比7.5%。
 
  企业平均寿命16.5年,10年以上寿命的企业是大多数
 
  环境小巨人企业平均寿命16.5年,远超中国中小企业2.5年的平均寿命。其中,企业寿命在30年以上的8家,占比1.5%;20至30年之间的151家,占比28.3%;10至20年之间的286家,占比53.7%;5至10年之间的85家,占比15.9%;5年以下的3家,占比0.6%。
 
  小巨人企业平均寿命17.2年。其中,企业寿命在30年以上的502家,占比3.9%;20至30年之间的3896家,占比30.1%;10至20年之间的6364家,占比49.1%;5至10年之间的2111家,占比16.3%;5年以下的77家,占比0.6%。
 
  相较而言,环境小巨人企业无论是平均值还是结构,都显得更加“年轻”一些,这也与环境产业本就是一个“年轻”的产业相一致。
 
  企业平均员工数量193人,3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比近8成
 
  环境小巨人企业平均员工数量(按参保人数口径统计)193人。其中,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34家,占比6.4%;300至500人之间的46家,占比8.7%;100至300人之间的242家,占比45.8%;20至100人之间的172家,占比32.6%;20人以下的34家,占比6.4%。
 
  小巨人企业平均员工数量274人。其中,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1568家,占比12.5%;300至500人之间的1842家,占比14.7%;100至300人之间的5548家,占比44.4%;20至100人之间的2773家,占比22.2%;20人以下的776家,占比6.2%。
 
  单就员工人数指标而忽略营业收入指标而言,环境小巨人企业与小巨人企业一样均以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300人)居多,但相较来说,环境小巨人企业小型企业占比更多一些,达到近8成。而这种量级的人员规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绝大多数环境小巨人企业并非走规模化复制模式的投资运营型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配套环节。
 
  上市企业5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1家,占比明显高于专精特新企业整体水平
 
  环境小巨人企业中,上市企业55家,占比10.3%;新三板挂牌企业(不含已退市企业)71家,占比13.3%。上市企业中,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4家,占比7.3%;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4家,占比7.3%;创业板上市企业26家,占比47.3%;科创板上市企业20家,占比36.4%;北交所上市企业1家,占比1.8%。
 
  小巨人企业中,上市企业1197家,占比9.2%;新三板挂牌企业959家,占比7.4%。上市企业中,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306家,占比25.6%;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98家,占比8.2%;创业板上市企业363家,占比30.3%;科创板上市企业306家,占比25.6%;北交所主板上市企业124家,占比10.4%。
 
  相较而言,环境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占比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占比均明显高于小巨人企业整体水平,环境小巨人企业对资本和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就上市板块来说,环境小巨人企业明显偏好创业板和科创板,而小巨人企业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小巨人上市企业科技属性更强。
 
  企业分布于28个省(市、区),苏、浙、京三省市为最
 
  环境小巨人企业分布于除吉林、内蒙古、西藏之外的28个省(市、区)。江苏拥有环境小巨人企业最多,为66家,占比12.4%。江苏作为全国环保大省,排名第一实至名归。浙江(51家,占比9.6%)、北京(45家,占比8.4%)分列二、三位。而同样作为环保大省的山东则拥有44家企业,排名第4,从一个侧面说明山东省的大多数环境产业中小企业与国家级专精特新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广东作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最多的省份在环境小巨人企业方面以43家企业排名第5。
 
  小巨人企业则分布于全国所有省(市、区)及香港。作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一马当先,以1534家企业(占比11.8%)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长三角的江苏(1513家,占比11.7%)和浙江(1461家,占比11.3%)。放眼更大的地区视角,长三角地区(江、浙、沪)合计拥有小巨人企业3685家企业,占比28.5%,遥遥领先于珠三角地区(广东)和环渤海地区(京、津、冀,1499家,占比11.6%)。而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计拥有小巨人企业6777家,占据了小巨人企业总数的半壁江山。
 
  从上述区域分布特征能够明显感受到,从小巨人企业整体来看,其分布受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尤其是民营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而具体到环境小巨人企业,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各地域环境产业发展程度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企业分布于28个省(市、区),苏、浙、京三省市为最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勾勒出环境小巨人企业的整体轮廓:
 
  民营企业为主。与专精特新企业一样,民营企业是环境小巨人企业的主体,占比83%,这对于环境产业而言更显难能可贵。
 
  小型企业为主。无论从注册资本规模还是员工数量规模来看,环境小巨人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无法走“投资-建设-运营”规模化扩张模式,而是围绕价值链某一环节,以技术、产品等为核心优势,为主价值链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
 
  重视资本运作。环境小巨人企业重视资本运作和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发展,上市企业和挂牌企业数量占比显著高于整体比例,对于技术型轻资产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而言,这与近年来环境产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资本市场追捧密切相关。
 
  产业集聚明显。环境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环境产业较为发达的江苏、山东,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广东以及技术创新较为发达的北京、安徽等地,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