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我国工业危废处理产业链、市场格局及投资壁垒
发布时间:2021-10-25 10:38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一、工业危废处理产业链
工业危废处理的产业链包含危废来源、收集、贮藏、转运、无害化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资源深加工等环节。在服务链的每一环节,从生产、收集、运输、贮存以及处置环节,都需要申请经营许可证,获取资质后方可进行经营。
具体来看,上游主要为各类危险废物的来源、收集、贮藏、转运等环节,涉及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工业危险废弃物的收集转运企业、危废转运设备及处置设备制造商;中游则主要为工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环节,主要涉及危废处理服务提供商等企业;下游则为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后的应用,例如以再生金属为原材料的相关业务领域。
二、工业危废处理市场格局
我国工业危废处理市场格局呈现“小、低、散”的特征:尽管参与者众多,但是小企业数量众多,整体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较小,在技术、资金、研发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处置资质也较为单一。
据统计,从许可证数量和产能情况所反映的危废处理能力前八名企业合计占比仅为6.4%,整体而言行业集中度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危废处理行业的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资质、技术、资金等方面。此外,区域分布带来的运输转移问题也限制着企业跨地区发展,合作基础形成的信任关系也会影响企业获取危废的来源及处置单价。
三、工业危废处置行业壁垒分析
1、资质壁垒:资质要求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复杂。
我国对于危废处理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对于资质的取得不仅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在审批程序上也较为复杂。完整的危废项目建设投运流程涉及选址、立项备案、环评批复、试运行、资质申请、环保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还需经环保部门环保验收合格后根据处理能力颁发危废处理资质,获取一项危废处置资质用时一般在3-5年甚至更长。因此我国危废许可证数量偏少、结构失衡,存在处理资质和市场需求错配的问题。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颁发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共计4195份,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危险废物许可证仍较为稀缺,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同时,大部分工业危废处理企业资质仅包含少数几种类型,且大多为处理难度较低、技术相对成熟的危废类型;而处理难度大、技术成熟度低的危废类型则少有企业涉足。
2、技术壁垒:多学科复合,对经验技术要求高。
工业危废处理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技术,不仅需要较为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形成高效、节能、达标的危废处理技术体系和工艺水平,这往往对于处理效果、产出效率等有较大影响。例如不同批次的危险废物所含有的金属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别,在资源化处置过程中能否合理控制炉内温度、调节入料比列决定着产出品的经济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此外,由于危废具有腐蚀性、毒性等特征,且不同批次的危废还存在反应稳定性差异,需要具备丰富的风控经验,防范二次污染等环境事故。
3、资金壁垒:前期投资量大,资金需求高。
工业危废处理属于资金密集型业务,企业需要强劲的资金实力才能更好的开展业务。一方面,工业危废处理项目的投资规模一般较大、资金回收期较长,据测算一个5万吨的工业危废处理项目前期投入资金约4亿元,而回收期需要约5.4年;另一方面,根据处置工艺的不同所需关键性设备不同,且设备的价格一般较高,整体投入较大。同时,产废企业往往倾向与规模大、资质全、运营规范的危废处置企业合作,这就需要企业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多开发项目、多获取资质。
此外,部分工业危废资源化处置后能够产出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稀贵金属,而为了能够正常回收利用,还需要企业储备充足的原材料,进而也会造成资金成本的占用。
4、区域限制:产能分布不均、运输成本高、政策有限制。
由于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我国各地区工业危废产能也分布不均,各省危废产能与危废处置能力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此外,工业危废项目在资质、选址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因此运输成本限制了运输半径。同时,我国现有政策也对跨区域转运存在一定限制,一些危废转入地的跨省接收政策逐渐趋严。通过在周边地区城市进行新设、收购、并购等方式拓展经营,成为实力较强企业拓展业务范围的主要方式。例如东江环保2015年收并购7家环保企业,将业务范围扩展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西南部等区域。
来源:韦伯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