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产业崛起 我国建筑固废市场将于今年突破12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09-09 17:32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政府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建筑固废行业成为了近年来发展的热门行业。
行业政策已趋完善
市场快速释放
“十三五”对于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五年,从2016年起,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国家政策频繁推出,为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的时间表。2017年5月,《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要达到13%。
2017年10月,《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 50 个左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2018年3月,《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全国 35 个城市列为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2020年4月,新《固废法》,将 “建筑垃圾”从固废法中的“生活垃圾”单独分出来,作为单一大类进行管理,有利于“建筑垃圾”在各个领域独立管理。2020年5月,《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年底,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2020年9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的发展。其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进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不应低于95%,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应按要求无害化处理;对于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和粉尘等次生固体废弃物,鼓励企业全部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对申请公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明确了要求,并提出,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
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的35个城市(区)统计来看,2019年试点区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13.7亿吨,2019年全国建筑垃圾总量不低于35亿吨/年。试点城市通过“临时+永久”及“现场+固定”等布局和模式来设置资源化设施,已建设资源化项目总数为445个,总处理能力3.12亿吨/年,资源化利用率已达22%。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巨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作为工程建设材料可用于不同领域,如再生混凝土、砂浆、砌块、砖、板材等应用于建筑工程;再生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无机混合料、级配碎石、回填材料等应用于市政交通工程;再生骨料作为渗蓄材料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再生混凝土制品用于地下管廊等。应用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时间长达15年,工程质量可靠。
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前景可观
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存量建筑垃圾已达到200多亿吨。2017年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23.79亿吨,但其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仅有1.19万吨,到2021年建筑垃圾将达到28亿吨,若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可创造万亿价值。
2016-2021年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情况及预测
建筑垃圾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旧建筑拆除产生、新建筑施工产生以及建筑装修产生。从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的构成分布来看,旧建筑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建筑垃圾的58%,新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占36%。由此可见,建筑物的拆除阶段和新建筑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垃圾的控制关键点。
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构成情况
从中国旧建筑拆除面积和新建筑施工面积来看,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2017年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若建筑垃圾维持着目前的增长量,2021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容量可突破1200亿元大关。
为了做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现今建筑垃圾资源化已被国家列入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全国很多地方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给予大力度扶持,投资建筑垃圾处理项目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广阔。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