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设备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环境亟待改善
发布时间:2018-02-05 16:16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1、行业产品分五类
除尘设备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除尘设备主要应用于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化工、垃圾焚烧等粉尘污染严重的行业。除尘设备按其作用原理分成以下五类:
图表1:除尘设备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技术水平齐国际化
近几年我们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排放超标的企业都被环保部门叫停,所以说各种类型的除尘设备开始涌入到市场中去。我国除尘涉及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垃圾焚烧等行业。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除尘设备。总体而言,我国电除尘和袋除尘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生产和使用电除尘器的数量已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也位居国际前茅,取得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成果,电除尘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的电除尘器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相当部分出口国外,我国电除尘行业已能与国外厂商抗衡。电除尘器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火电行业,且随着火电厂超低排放的推进,近年已涌现出如湿式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且在火电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我国电除尘器虽然在火电行业的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但是其在水泥、冶金等其他行业的应用进展却较为缓慢,其在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当然这与国家政策和企业效益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袋式除尘器水平也已达到国际水平,其应用覆盖众多领域,除尘效率高、效果可靠,且具有协同控制多种污染物的能力。随着材料制造工艺的进步,近几年我国也研制出了芳纶、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滤料等急需材料,同时还发展了复合滤料加工工艺,使滤料性能取得跨越式发展,结束了我国高端袋除尘滤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袋式除尘器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表2:除尘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总体市场规模超过350亿元
对近五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0-2016年中国除尘设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16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352.39亿元,同比增长12.4%。
图表3:2010-2017年除尘设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业内小规模企业较多,少数骨干企业掌握核心技术
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核心技术和规模配套能力。行业内少数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优异,能够完成不同行业、多种型号规格的袋式除尘设备的设计、制造。总体来看,本行业中具备核心技术和规模配套能力的袋式除尘设备优势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有望利用国家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和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契机,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4、袋式除尘设备陷入水深火热,大多数企业面临困难
袋式除尘行业整体属于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截至2014年12月底,在袋式除尘委员会登记的从事袋式除尘行业的企业共有319家(数据来自袋式除尘委员会公布的袋式除尘行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最新年份数据还未公布)。
这几年环境保护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向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但由于袋式除尘行业自身原因,以及主要工业行业产能过剩,处于深度调整中,为这些企业服务的袋式除尘行业并没有实现快速发展,近几年全行业总产值在150亿元/年,利润在15亿元/左右徘徊。袋式除尘委员会的300多家会员单位中,大多数生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除上市公司外,普遍资金紧张,贷款回笼不及时,陷入市场热、售价低、回款难、有单不敢接,全行业总产值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尴尬局面。
图表4:2014-2017年袋式除尘设备行业总产值及利润均值(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袋式除尘设备行业发展受上下游影响较大
袋式除尘行业的上游为钢铁、化工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主要是电力、水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粮食加工、市政等20多个行业的最终用户。前者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袋式除尘设备的制造成本,其技术进步与技术革新,将促进行业产品性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为下游行业提供更为完善的产品和服务;而后者的发展和其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国家出台的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减排标准,将进一步促进袋式除尘行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污染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际公认的处理粉尘、烟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袋式除尘器以其高效而稳定的除尘性能将成为除尘设备的主流之一,还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图表5:下游行业袋式除尘设备使用率(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近年来上游行业PPS纤维价格的波动,对滤料行业的利润造成较大影响,一些滤料骨干企业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但仅仅起到减少企业损失,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作用。